《中國青年報》(2014年09月18日04版)
  中國昆山第二屆法治微電影創作大賽頒獎典禮現場
  這一次,草根導演劉卡達拿獎“拿到手軟”。
  在今年7月底舉辦的“瓊花獎”2014中國昆山第二屆法治微電影創作大賽頒獎典禮上,他不僅獲得了期盼已久的最佳導演獎,其所執導的參賽作品《重生》還包攬了最具創意影片、優秀演員獎、優秀影片、優秀微故事獎等4項大獎,成了頒獎典禮上名副其實的獲獎大戶。
  這個戴著牛仔帽、扎著馬尾辮的年輕男導演,渾身透著濃濃的文藝範兒,看起來跟嚴肅的法律條文沾不上邊,但通過兩次參與中國昆山法治微電影創作大賽,他拍攝了涉及酒駕、假幣等法治題材的幾部微電影,這個文藝青年也因此成為“普法達人”,“學到了不少法律知識,還圓了我一直以來的導演夢,有點小小的激動”,他說。
  當天,和劉卡達一樣的草根導演、民間編劇和電影“民星”獲得了包括法治微故事一、二、三等獎,“瓊花獎”平面類、影視類微電影7個類別,最佳影片、最佳創意影片、最佳導演、優秀演員等在內的46個獎項。
  如果放在演藝圈裡,這場頒獎典禮稱不上“星光閃耀”,獲獎都是“一水的普通老百姓”,但是將視角落在我國的法制宣傳教育層面,這場由江蘇昆山市司法局主辦的百姓“微普法”盛宴則有了特殊涵義,正如草根原創歌曲《法影星光》中所唱的“爭一下咱老百姓的奧斯卡”。
  參加了頒獎典禮後,司法部領導覺得“深受啟發”。她說,信息社會、新媒體時代,如果缺少了網絡和新媒體聯繫服務群眾這一渠道,“即使我們的實體服務工作做得再好,也是不全面的,存在著短板現象。而昆山法治微電影創作大賽無疑是補齊這個‘短板’的有益做法。”
  本屆昆山法治微電影大賽自2014年3月正式啟動以來,受到了廣大網友、市民的熱捧,各個熱門論壇、網站、微博等都成為吸引網友參與的平臺。
  大賽堅持聯繫群眾“互動普法”,劇本、演員、拍攝團隊全部面向社會公開徵集,還舉行探班會、試鏡活動等,調動社會各界的興趣,“微電影巡展”、“微電影訓練集中營”等線下活動則體現出更廣泛的覆蓋面和更高的參與度。
  此次大賽還新增平面微電影創作模式,配合文字向觀眾詮釋不一樣的微故事內容,進一步降低參與門檻,為參賽者提供更寬廣的施展平臺及創作空間。
  其中,在第一階段“法治微故事”競賽單元共收到全國22個省市法治微故事595個,第二階段“法影星光之旅”競賽單元採用“微電影定製”模式,33家參賽團隊拍攝了52部法治微電影作品,題材涵蓋勞動維權、環境保護、電信詐騙、交通安全、醫患糾紛、房屋買賣、廉政建設等各方面。
  在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發展研究中心電影研究所所長劉漢文看來,這些故事很多都是由群眾身邊的現實案例改編,拍成微電影后,通過電視、網絡、手機乃至影院等終端,讓普法宣傳更加生動、更加深入。有的法治微電影,在網絡上的點擊量達到數百萬次,其影響力之大可見一斑。“特別值得稱道的是,通過參與法治微電影創作活動,廣大群眾愉快地學法、普法,實現了從接受者向創作者和傳播者的角色轉變。”劉漢文說。
  獲得本屆大賽最佳男演員獎的閆峰,已是昆山當地家喻戶曉的法治“微民星”。連續兩屆大賽,這個昆山某公司銷售經理參與了多部法治微電影的拍攝,過了一把演員“癮”,還熟知了許多原本陌生的法律條文。
  閆峰記得,第一次面對鏡頭,他特別忐忑,臺詞中“買賣不破租賃”以及其他幾條法律術語讓他說得顛三倒四、頻頻記錯。而當那部講述房屋租賃、產權過戶等內容的微電影——《幸運的租客》殺青時,對於這幾條法律條文,他已經滾瓜亂熟了。
  閆峰的演藝之路也從此“一發不可收”。去年首屆昆山法治微電影創作大賽,他就扮演了兩個角色,一個是微電影《謠言》中被人傳謠的老總,另一個是微電影《一念之差》里手機被偷並最終找回的游戲愛好者。
  對於所飾演角色的“法律內涵”,閆峰講得頭頭是道:就拿《謠言》來說,這部法治微電影關註的是網絡微信時代最受關註的謠言問題,轉發未經權威證實的消息或者杜撰不實消息的行為都屬於傳播謠言,違反了信息安全相關法律法規。
  今年第二屆法治微電影創作大賽,已有多部法治微電影參演經驗的閆峰,成了搶手的“民星大腕”,他在多個劇本之間選擇了緊扣“老人摔倒扶不扶”熱門話題的微電影《我扶了》,並憑藉該片獲得了“最佳男演員”。這部涉及社會熱點的法治微電影,也最終拿到了本屆大賽的壓軸大獎——“最佳影片”。
  “法治微電影於我個人而言,是一種創新的普法方式,它從影響每個參與者開始,來影響他們周圍的人。然後依靠發達的網絡和平臺,讓更多人通過關註故事、關註人,去關註法律,從而達到一個故事、一條法律條文在人們心中留下深刻痕跡的效果。”閆峰說。
  對於法治微電影這種普法手段,相關媒體領導的解讀是,運用法治微電影擴大普法受眾面、增強普法針對性的創新之舉,為法制宣傳教育工作開創了更為廣闊的傳播空間,提供了更加多元的表現形式,極大提升了普法宣傳的吸引力、感染力、影響力。
  司法部有關領導認為,兩屆法治微電影大賽豐富了法制宣傳的內容和載體,讓受眾通過新媒體渠道,在接收資訊的同時,便捷地獲得司法行政部門線上線下的服務,讓網友的親身體驗成為宣傳的再傳播,以網友的口碑提升司法行政知曉度、滿意度和美譽度,使宣傳更有說服力、影響力。“這樣的做法值得認真總結推廣。”對這種利用新媒體溝通和服務群眾、做好司法行政工作的方式寄予厚望,要求全體司法行政工作人員要不斷提高思想認識,學會利用微博、微信、網站等新媒體,宣傳司法行政、履行司法行政服務群眾工作的職能,讓越來越多的網友和群眾自發自願地瞭解和關註司法行政工作,營造良好的法治氛圍。
  (王潔)  (原標題:一場新媒體時代的百姓普法盛宴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lizleauah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